中國漁具結構分布及市場規模分析
漁具是直接用于捕撈和采收水域中經濟動物的各種工具的總稱。為提高捕撈效率而為漁具配置的儀器、儀表等輔助設備以及漁船和機械裝備等不屬于漁具的范圍。早在舊石器時代人類就利用天然的樹枝鉤刺和鹿角、豬齒、石頭等制成原始漁具在河流、湖泊中捕食魚貝。6000多年前,中國已出現骨制魚叉、釣鉤、槍頭、魚鏢等。3000多年前已出現銅制釣鉤。古代甲骨文中有用竿和網捕魚的象形文字;《易經·系辭下》中有“結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的記載。
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葉中國誕生第一支玻璃纖維釣竿開始,我國的漁具業如雨后春筍,獲得蓬勃發展。90 年代初漁具行業形成規模經濟,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漁具行業正朝著規;、品牌化發展。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場規模逐步擴大。目前我國釣具行業年銷售額160億左右。
博思數據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漁具市場分析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2017年我國漁具結構產品分布如下,釣魚竿占比30.77%;釣魚鉤占比14.76%;釣線輪占比5.34%。
資料來源:博思數據整理
我國的漁具產業是以出口為主導的外向型產業,世界上約 80%的漁具都由中國企業生產。我國現有漁具生產企業超過2000 家,其中規模較大的釣竿生產廠約360家,漁線輪生產廠近40家。截止2017年,我國漁具行業市場規模達到93億元。具體如下:
資料來源:博思數據整理
漁具制造整體技術含量水平較低,國內大多數漁具生產企業仍不具備規;,其多數工序仍采用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生產模式,行業準入門檻低,業內生產企業眾多,產品同質化嚴重。同時,為承接國外訂單和開拓國內中低端漁具市場,國內漁具制造商和經銷商多以降價促銷手段贏得市場,通過價格競爭排擠其他漁具供應商出局,進行產品價格戰,市場競爭激烈。
2、站內公開發布的資訊、分析等內容允許以新聞性或資料性公共免費信息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但需注明轉載來源及原文鏈接,同時請勿刪減、修改原文內容。如有內容合作,請與本站聯系。
3、部分轉載內容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info@bosidata.com),我們對原作者深表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