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慧物流行業市場規模及前景趨勢分析
IBM于2009年提出了,建立一個面向未來的具有先進、互聯和智能三大特征的供應鏈,通過感應器、RFID標簽、制動器、GPS和其它設備及系統生成實時信息的“智慧供應鏈”概念,緊接著“智慧物流”的概念由此延伸而出。與智能物流,強調構建一個虛擬的物流動態信息化的互聯網管理體系不同,“智慧物流”更重視將物聯網、傳感網與現有的互聯網整合起來,通過以精細、動態、科學的管理,實現物流的自動化、可視化、可控化、智能化、網絡化,從而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力水平,創造更豐富社會價值的綜合內涵。
智慧物流能大大降低制造業、物流業等各行業的成本,實打實地提高企業的利潤,生產商、批發商、零售商三方通過智慧物流相互協作,信息共享,物流企業便能更節省成本。其關鍵技術諸如物體標識及標識追蹤、無線定位等新型信息技術應用,能夠有效實現物流的智能調度管理、整合物流核心業務流程,加強物流管理的合理化,降低物流消耗,從而降低物流成本,減少流通費用、增加利潤。
物流這一概念最早由美國提出,經歷了近一個世紀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美國始終走在世界物流發展的最前端。日本的物流發展進程,與美國有著諸多相似之處。雖然物流概念傳入日本時間較晚,但發展速度之快、規模之大、現代化程度之高,令人稱奇。
物流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動脈系統,它連接經濟的各個部門并使之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其發展程度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程度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
中國市場在上世紀80年代飛速發展時期,物流成本較高的問題被商品超高毛利率掩蓋,隨著1997年經濟軟著陸,進入了全面過剩時期,企業在競爭激勵下,開始意識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物流作為資源和人力之外的“第三利潤源”,越來越受到重視。
2009-2015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走勢圖
資料來源:資料整理
近年來,中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為現代物流及供應鏈管理外包服務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觀環境。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 2015年,我國物流總費用為10.8萬億,較上年增長了1.9%。
博思數據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智慧物流市場運營狀況分析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近年來智能物流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2015年,中國智能物流市場規模2350億元,同比增長28%,增速達到近年來的最高點。近幾年我國智慧物流行業市場規模情況如下圖所示:
2008-2015年中國智慧物流行業市場規模情況
資料來源:資料整理
隨著物流設施的國際化、物流技術的全球化和物流服務的全面化,物流活動并不僅僅局限于一個企業、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為實現貨物在國際間的流動和交換,以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和世界資源優化配置,一個社會化的智慧物流體系正在逐漸形成。構建智慧物流體系對于降低商品流通成本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并成為智能型社會發展的基礎。
2、站內公開發布的資訊、分析等內容允許以新聞性或資料性公共免費信息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但需注明轉載來源及原文鏈接,同時請勿刪減、修改原文內容。如有內容合作,請與本站聯系。
3、部分轉載內容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info@bosidata.com),我們對原作者深表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