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說明:
博思數據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征信服務行業監測及投資前景研究報告》共十二章。報告是博思數據的研究成果,通過文字、圖表向您詳盡描述您所處的行業形勢,為您提供詳盡的內容。博思數據在其多年的行業研究經驗基礎上建立起了完善的產業研究體系,一整套的產業研究方法一直在業內處于領先地位。征信服務行業研究報告是2014-2015年度,目前國內最 全面、研究最為深入、數據資源最為強大的研究報告產品,為您的投資帶來極大的參考價值。
全國金融信用信息數據庫建成使用,包括個人信用信息數據庫和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截至2013年底,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覆蓋了1920萬家機構,其中400 多萬戶有信貸記錄,有貸款信息的機構數有950萬家。個人信用信息數據庫覆蓋了8.4億自然人,有貸款記錄人數3.2億。
2007-2013年我國個人信用信息數據庫覆蓋人數(億)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
2007-2013年我國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覆蓋機構數(萬)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對征信需求日益增長,金融信息數據庫年查詢總次數呈現快速上升態勢。從2007年到2013年,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年查詢總次數增 長4倍,個人信用信息數據庫查詢總次數增長2倍。查詢總次數的增長,一方面來自存量需求的釋放,一方面來自不斷新增的征信需求。
2007-2013年我國金融信息數據庫查詢總數呈上升態勢(萬次)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
報告目錄:
第一章 征信服務業研究概述1
第一節 征信行業的發展歷程1
歷史上,中國征信業的發展可追溯到上個世紀三十年代。1932 年6 月,當時的浙江實業銀行和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的銀行家受上海各銀行的委托,籌建成立了“中國征信所”,專門替客戶查證信用。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征信業的發展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后期到1993 年6 月宏觀調控之前。大多以銀行為發起人,同時還出現了一些其它單位為發起人,在一些大中城市及多數省份,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并頒發許可證,成立了一批資信評 估公司,從事企業債券、“內部股票”和借款企業的資信評估工作。特別是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經濟過熱時期,資信評估業擴張較快。
第二個階段是1993 年下半年到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之前。這段時期加強宏觀調控,對征信市場的某些混亂情況進行了整頓。同時由于各商業銀行內部評級業務的發展,市場對信用信息服務的需求下降。這段時期很少有新的中介機構進入征信服務業。
第三個階段是自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以后至今。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是深遠的,從金融領域看,它使信用鏈條因信心問題而變得脆弱。這個時期,中國經濟一方面面臨 加強金融監管、降低銀行不良資產率、防范和化解信用風險的壓力,另一方面又面臨改善金融服務、增加貸款、擴大內需、緩解通貨緊縮的挑戰。為了有效解決銀行 增加貸款與防范信用風險的矛盾,中國政府積極探索征信業發展對防范信用風險和促進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
在中國現階段,信用風險突出表現為企業和個人嚴重拖欠銀行貸款本息和企業相互之間惡意拖欠。企業信用和個人信用是社會信用的基礎,中國政府提出把健全社會 信用體系作為關系經濟發展全局的一件大事來抓,并將工作重點放在加快建設企業和個人信用服務體系,即企業和個人征信體系上。
工作組織上,2002 年國務院成立了以中國人民銀行為牽頭單位、共有國務院17個部、委、辦和5 家國有商業銀行參與的、建立企業和個人征信體系專題工作小組。2003 年,國務院在中國人民銀行職責和編制調整通知中指出,中國人民銀行在職責調整中“強化的職責”有“推動社會信用制度及體系建設,規范和促進信貸征信業的健 康發展”,并將“管理信貸征信業,推動建立社會信用體系”作為人民銀行的主要職責之一,并批準在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征信管理局,在分行和省會城市中心支行也 相應成立了征信管理處,在地市一級的中心支行也有專崗專人從事征信管理工作。中國人民銀行對全國征信市場的垂直監管體制已經形成。
為推動征信業發展,中國人民銀行從1998 年開始籌建銀行信貸登記咨詢系統,通過政府投資建立數據庫,將全國400 多萬戶銀行貸款企業的信用信息納入其中,于2002 年實現全國聯網運行,滿足銀行監管和商業銀行貸款查詢的需要。隨著經濟市場化程度的加深和IT 技術的發展,目前中國人民銀行正組織力量對這個系統進行升級改造。
1999 年,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在上海開展個人征信試點。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目前中國人民銀行正在抓緊建設全國統一的個人征信基礎數據庫系統,今年底實現若干城市部分商業銀行聯網查詢,明年年底實現全國聯網運行。
與此同時,與征信服務密切相關的一些中介機構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一些地方政府在征信服務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國外著名的征信機構對中國征信市場表現了濃厚的興趣,并紛紛表示愿意在中國開展業務。
第二節 信用征集業務概述2
一、信用征集范圍界定2
二、征信行業的行業特征分析3
三、征信行業的集中度逐步提高4
第三節 征信來源分類4
一、按業務模式可分為企業征信和個人征信兩類4
二、按服務對象可分為信貸征信、商業征信、雇傭征信以及其他征信5
三、按征信范圍可分為區域征信、國內征信、跨國征信等5
第四節 征信的發展意義6
第二章 2014年全球征信產業運行態勢分析8
第一節 2014年全球征信行業運行環境分析8
一、全球經濟發展及影響因素8
二、全球經濟體經濟發展闡述15
三、金融危機對信用服務機構的影響17
四、全球征信行業的政策環境19
1、各國政府紛紛調查信用評級機構19
2、吸取次貸教訓美規范信用評級行業19
3、法國監管機構支持建立國際信用評級業監管機構19
4、美證交會將嚴管信用評級業20
5、贊比亞信用參考局投入運行21
第二節 2014年全球征信行業產業背景分析21
一、全球信用評級行業發展現狀21
二、金融危機迫使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改革評級體系22
三、全球三大信用評級企業發展現狀分析26
四、全球債券發行規模31
第三節 2014年全球信用制度新進展32
一、全球信用制度的三種模式32
二、全球主要國家信用體系建設特征34
三、全球主要國家個人信用制度對比分析37
四、全球主要國家企業信用制度對比分析40
第四節 2014年全球征信行業現狀綜述41
一、普遍存在兩種不同的征信模式41
二、兩種不同征信模式產生的基礎與條件42
三、公共與民營征信機構起到了相互補充的作用46
四、公共征信機構和民營征信機構都有所增加46
五、民營征信機構市場細分化趨勢明顯47
六、跨國兼并與收購以及合作與聯合改變國際征信行業的格局47
第五節 未來全球征信業趨勢探析及對中國的影響分析47
第三章 2014年全球部分國家征信業運行透析49
第一節 美國49
一、美國征信法律監管體系49
二、三大信用評級機構迫于壓力改革評級體系50
三、金融危機引發美國信用服務業的危機51
四、美國消費者征信服務公司的運作模式與特點52
五、三家美國全國性征信機構和它們的商業模式57
六、美國征信體系模式58
七、美國個人征信服務公司的發展與現狀63
八、美國消費者個人信用服務的特點66
第二節 歐洲國家68
一、德國68
二、英國72
三、法國76
四、意大利77
第三節 日本77
一、日本金融審議會就對信用金庫及信用組合制度改革77
二、日本的中小企業融資和信用擔保制度78
三、日本金融廳首次向消費信貸企業下達整頓命令81
四、日本主要消費信貸公司經營現狀82
五、日本征信模式85
六、日本企業征信體系發展的特點89
七、日本企業征信體系建設對我國的啟示91
八、日本企業征信業已經步入成熟發展的軌道93
第四節 韓國93
一、韓國金融體系的改革概況93
二、韓國征信業的法律環境94
三、韓國信用擔;鸬男庞帽WC業務98
四、韓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情況104
五、韓國征信行業的競爭分析104
第四章 2014年中國征信行業運行環境解析106
第一節 2014年中國宏觀經濟環境分析106
一、國民經濟運行情況GDP(季度更新)106
二、消費價格指數CPI、PPI(按月度更新)109
三、全國居民收入情況(季度更新)110
四、恩格爾系數(年度更新)111
五、工業發展形勢(季度更新)111
六、固定資產投資情況(季度更新)115
七、財政收支狀況(年度更新)126
八、中國匯率調整(人民幣升值)128
九、存貸款基準利率調整情況129
十、存款準備金率調整情況130
十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4
十二、對外貿易&進出口136
十三、中國電子商務發展142
十四、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現狀144
十五、中國企業信貸市場現狀146
第二節 2014年中國征信行業政策環境分析147
一、我國涉及征信行業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147
二、信貸和銀行債券市場信用評級規范157
三、我國征信業面臨的法規問題182
四、我國現行規則之不足183
五、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 (2015-2020年)184
第三節 2014年中國征信行業社會環境分析204
一、誠信已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毒瘤204
二、信用缺失導致我國經濟受到巨大損失207
三、政府在企業征信行業發展過程中應當發揮重要作用208
四、征信行業的為社會誠信環境建設起到重要作用208
第四節 2014年中國征信行業的技術環境211
一、信用數據庫的建立與完善是企業征信行業發展的關鍵211
二、人行相繼建立了全國統一的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213
三、征信行業標準建設214
四、征信行業標準化體系215
第五章 2014年中國征信行業運行新格局透析218
第一節 2014年中國征信業現狀綜述218
一、中國征信行業的產生與發展218
征信是指對他人的資信狀況進行系統調查和評估。企業征信業作為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完善市場體系、促進市場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為,在經貿 活動中,地域差異和信息不對稱導致合作雙方互相不了解情況,由于信用狀況信息的不充分給交易雙方帶來許多麻煩,也給一些欺詐行為以可乘之機,使得社會交易 成本上升,一些企業吃虧上當的事情屢有發生,而委托一個獨立、客觀、公正的第三方(通常成為征信公司)對合作對象進行資信調查和信用咨詢,可以使交易決策 更有依據,從而保障整個交易的順利進行。
中國征信業30 年發展:10 年一個臺階
中國征信業30年發展:10年一個臺階
資料來源:博思數據整理
80年代至90年代,改革開放促使首批征信機構出現。80年代后期,國內企業債券市場的發展促使第一家信用評級公司——上海遠東資信評級有限公司成立。同 期,對外貿易擴大要求國內外企業對彼此信用情況有更深的了解,對外經濟貿易部計算中心和國際企業征信機構鄧白氏公司合作,相互提供中國和外國企業的信用報 告。1993年,新華信國際信息咨詢有限公司成立,專門提供企業征信服務。隨后,一批專業信用調查中介機構陸續出現。
90年代至20世紀初,個人征信開始試點,基礎數據庫實現全國聯網查詢,征信業全面起步。
人民銀行推行企業貸款制度,上線銀行信貸登記咨詢系統并實現全國聯網查詢,使企業征信上了一個新臺階。同期人民銀行批準上海市進行個人征信試點,個人征信正式起步。
個人征信起步,基礎數據庫運行
資料來源:博思數據整理
20世紀初至今,征信業監管機構成立,法律法規出臺,全國金融信息基礎數據庫建成,征信業進入提速發展階段。人民銀行成立征信管理局,成為征信業監管機 構,按照《征信業管理條例》、《征信機構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履行監管職責。全國統一的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和企業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上線運行,為 征信業提供了基礎數據支持。
征信業進入提速發展階段
資料來源:博思數據整理
二、行業規模初步顯現220
征信法規制度方面,我國逐步建立了以國家法規、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和標準的多層次制度體系。我國有關部門相繼出臺了《征信業管理條例》、《征信機構管理 辦法》、《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管理暫行辦法》、《銀行信貸登記咨詢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信用評級管理指導意見》、《征信數據元數據元設計與管 理》等。
征信業重要法律法規
文件 | 內容 |
《征信業管理條例》 | 對征信機構的設立條件和程序、征信業務的基本規則、征信信息主體的權益,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的法律地位及運營規則、征信業的監管體制和法律責任等內容進行了規定 |
《征信機構管理辦法》 | 規范征信機構的設立、變更和終止程序 |
《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管理暫行辦法》 | 規范了商業銀行報送、查詢和使用個人信用信息的行為 |
《銀行信貸登記咨詢管理辦法》 | 明確了企業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管理制度 |
《中國人民銀行信用評級管理指導意見》 | 明確了信用評級機構的工作制度和內部管理制度、評級原則、評級內容和評級程序等內容 |
《征信數據元數據元設計與管理》 | 發布征信信息系統開發建設的基本標準規范,促進了信息跨部門、跨行業共享和應用 |
資料來源:博思數據整理
全國金融信用信息數據庫建成使用,包括個人信用信息數據庫和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截至2013年底,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覆蓋了1920萬家機構,其中 400多萬戶有信貸記錄,有貸款信息的機構數有950萬家。個人信用信息數據庫覆蓋了8.4億自然人,有貸款記錄人數3.2億。
2007-2013年我國個人信用信息數據庫覆蓋人數(億)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
2007-2013年我國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覆蓋機構數(萬)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對征信需求日益增長,金融信息數據庫年查詢總次數呈現快速上升態勢。從2007年到2013年,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年查詢總次數 增長4倍,個人信用信息數據庫查詢總次數增長2倍。查詢總次數的增長,一方面來自存量需求的釋放,一方面來自不斷新增的征信需求。
2007-2013年我國金融信息數據庫查詢總數呈上升態勢(萬次)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
三、基本形成了市場化運作模式222
四、行業集中度在不斷提高224
五、征信市場開放度比較高227
第二節 2014年中國現有征信機構布局分析227
一、民營征信機構227
二、外資、合資征信機構227
三、國家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推動建立的有關中介機構227
第三節 2014年中國征信市場透析233
一、征信產品需求分析233
二、征信產品供給分析238
三、征信產品定價原則244
四、完善我國征信市場應處理好的幾個重要關系244
第四節 2014年中國征信業熱點問題探討246
一、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246
二、信用數據的封鎖246
三、行業自律不足247
四、機構規模小,從業人員素質良莠不齊248
五、執業技術規范不統一248
第六章 2014年中國征信業重點支撐行業探析249
第一節 個人銀行業務249
一、國內外個人銀行業務發展的比較與差距249
二、目前我國個人銀行業務發展的瓶頸制約251
三、個人征信服務對個人銀行業的重要作用252
四、目前我國個人征信業發展的主要障礙252
五、研究成果及戰略建議253
第二節 個人消費信貸256
一、個人消費信貸發展概況256
二、個人消費信貸產品結構259
三、個人消費信貸風險控制現狀260
四、個人消費信貸風險控制的制約因素261
五、個人征信業對個人消費信貸的重要作用262
六、個人消費信貸的發展趨勢265
七、研究成果及戰略建議266
第三節 中小企業信貸市場267
一、中國中小企業數量267
二、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現狀271
三、中小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283
四、金融機構將大對中小企業的資金支持284
五、中小企業融資的發展趨勢284
六、企業征信對中小企業發展的作用285
七、研究成果及戰略建議286
第四節 信用卡市場289
一、中國信用卡數量及滲透率289
二、中國信用卡的不良率分析290
三、信用卡市場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291
四、主要銀行信用卡發行量和收入292
五、個人征信對信用卡市場的促進作用294
六、研究成果及戰略建議295
第七章 2014年中國征信行業細分市場運作深度剖析296
第一節 房屋信貸消費市場296
一、房屋信貸消費市場規模296
二、中國人民銀行備戰房貸新政實施商業銀行寄望央行細則298
三、中外銀行對購買者的資信調查日益嚴格299
四、商業銀行加強在個人房貸信息共享制度299
五、個人信用信息數據庫運行過程中的問題301
六、房屋信貸征信市場競爭格局分析305
七、房屋信貸消費征信市場發展趨勢311
第二節 汽車信貸消費市場311
第三節 信用卡征信服務市場318
第四節 中小企業征信市場319
第五節 大型企業征信市場325
第八章 2014年中國征信業競爭態勢分析326
第一節 2014年中國征信業競爭總況326
一、我國現階段多層次征信體系的競爭與協作機制研究326
二、中國征信業競爭面臨拐點332
第二節 2014年中國征信行業競爭剖析333
一、征信行業的壟斷與競爭333
二、征信行業的機構數量334
三、征信行業的機構類型334
四、民營征信機構的發展現狀及競爭力SWOT分析335
五、公共征信機構的發展現狀及競爭力SWOT分析336
六、地方政府部門文件和行業自律規定336
第三節 2015-2020年中國征信業競爭趨勢探析338
第九章 2014年中國征信行業市場運作機構分析345
第一節 中資公共征信機構345
一、業務發展現狀345
二、業務種類348
三、主要公司業務對比348
四、競爭力SWOT分析349
五、研究成果及戰略建議350
第二節 中資民營征信公司350
第三節 外資征信公司354
第十章 2014年中國征信行業國際主體企業競爭力分析356
第一節 鄧白氏356
一、企業發展概況356
二、企業發展動態361
三、全球經營規模及效益362
四、企業在華發展狀況363
五、公司核心競爭優勢363
六、公司在華征信行業競爭力SWOT分析364
七、公司發展趨勢分析366
第二節 益百利366
第三節 全聯371
第四節 EQUIFAX371
第十一章 2014年中國征信行業市場主體競爭力分析377
第一節 新華信377
一、企業發展歷程377
二、企業經營規模378
三、業務范圍分析378
四、發展戰略分析379
五、征信業競爭力SWOT分析379
第二節 華夏國際380
第三節 上海中商384
第四節 鵬元征信有限公司386
第五節 北京北達國民征信公司388
第六節 北京中誠信征信有限公司389
第十二章 博思數據關于中國征信行業市場前景預測391
第一節 2015-2020年中國征信業的發展趨勢分析391
一、企業征信市場發展趨勢391
二、企業征信機構發展趨勢392
三、現代信息技術將被廣泛應用392
四、個人征信服務發展趨勢393
第二節 2015-2020年中國征信業面臨投資商機394
第三節 2015-2020年中國征信業存在及潛在的風險395
一、技術風險395
二、業務風險395
三、法律風險396
四、信用風險397
第四節 分析師觀點400
本 研究咨詢報告由博思數據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 發展研究中心、國家海關總署、知識產權局、博思數據提供的最新行業運行數據為基礎,驗證于與我們建立聯系的全國科研機構、行業協會組織的權威統計資 料。
報 告揭示了征信服務行業市場潛在需求與市場機會,報告對中國征信服務做了重點企業經營狀況分析,并分析了中國征信服務行業發展前景預測。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 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銀行信貸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本報告由博思數據獨家編制并發行,報告版權歸博思數據所有。本報告是博思數據專家、分析師在多年的行業研究經驗基礎上通過調研、統計、分析整理而得,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報告僅為有償提供給購買報告的客戶使用。未經授權,任何網站或媒體不得轉載或引用本報告內容。如需訂閱研究報告,請直接撥打博思數據免費客服熱線(400 700 3630)聯系。